通知公告

关于加强防范利用电讯平台实施诈骗的预警信息

近期,不法分子利用电讯平台向高校学生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在松江大学城,仅3月12日一天就有3名学生报案被骗。由于网上诈骗手法多段,大学生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的主要作案手段如下:  

一、以招工为诱饵实施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态,制作虚假招聘网站,一般通过手机联系招聘面试信息;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提出诸多不 合理的前置行条件:如要求大学生缴纳保证金、押金、或扣押身份证件、进行面试前的体检等;有的公司将招聘地点设在医院、快餐店、咖啡馆等非正规场合,为实 施诈骗做准备。今年3月,本市高校某学生就在找工作时因缴纳所谓的“押金”被骗去8000元。  

二、以熟人的名义实施诈骗。一些骗子通过黑客软件盗取网络聊天工具账号后冒充熟人与学生聊天,在QQ等上发信息,请学生帮助购买通信充值卡、游戏充值卡, 或者请学生帮忙在网上购物,甚至直接向学生借钱,要求汇款到某账户。由于是“熟人”发来的信息,学生往往放松警惕,也不好意思拒绝,从而上当受骗。  

三、利用各类虚构信息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身份被盗用”为由要求被害人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抓住大学生喜欢网购的特点,利用语音电话通知包裹无法送达或涉毒,提供所谓客服电话,通过转账调查手段进行诈骗。为防止此类案件频繁发生,保护师生财产安全,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提高警惕,严格保管学生的各类学籍信息;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教育,提高师 生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师生了解利用电讯平台实施诈骗的常见类型和常用手法,对犯罪分子的虚构信息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发现可疑情况要立即 向有关部门报案。

 

上海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